第一百零八章 3/3
捞尸人 by 纯洁滴小龙
2025-2-12 18:22
斧头被遗落在原地,就连劈好的木柴也没有收拢起来。
“咦,大强哥人去哪儿了呢?” 郑佳怡弯下腰,帮着收拾起来,然后将木柴全部堆放到了墙角处。阴萌的目光扫向柴火堆,大部分木柴上都长出了苔藓,个别地方甚至还长出了一些菌菇。柴火是消耗品,这意味着这家人已经很久没有烧过柴了。
走出郑家后,阴萌先去询问薛亮亮的位置。郑佳怡并不在这里生活,她对民安镇的了解并不比阴萌这个外来人多多少。然而,两人询问了一大圈,得到的回复永远都是:不知道镇上有哪家姓薛的。至于薛亮亮这个考上海河大学的学生,也没人听说过。阴萌来到镇上的小卖部,先询问了大婶,得到的是同样的结果反馈。她拿起电话,打向寻呼台,想呼叫薛亮亮,却无人接听。然后打给学校平价商店,依旧无人接听。又反复拨打了几次后,她询问大婶电话是否有问题,大婶当着她的面打电话叫了一次货,示意电话没问题。阴萌意识到问题严重了。
不死心的她,拉着郑佳怡继续询问。随后,两人来到了靠河的长廊处。这里算是镇上的休闲文化中心。有两桌老人正在喝茶,还有一个老人正在说评书。等老人评书说完后,阴萌上前向他询问是否有人来这里打听过情况,说书人摇摇头,表示没有。阴萌请他帮忙留意,同时把自己的名字和老郑家所在的巷子住址也告诉了他,最后,拿出一张钞票,放在他身前的铁盒子里。
“谢谢姑娘,谢谢姑娘,我给你说一段?”
“不用了。” 阴萌又去各个铺子上询问,然后请求别人帮自己留意。完成这一系列流程后,阴萌心里莫名涌起一股烦躁。因为她很清楚,自己能想到的方法,他们也能想到,而且只会做得比自己更好更细致。这个镇就这么大,外来人不多,但凡有人这么问了,街上的人或者铺子上的老板肯定会有很深的印象,可先前与他们交流时,却完全没有这种情况。
“萌萌,你怎么了?”
“我没事。”
“那我们现在继续找吗?”
“不找了,我们回去。”
两人回到郑家,门是关着的。郑佳怡上去推门,门被推开。紧接着,大伯母的声音从门后传来:“回来了啊。” 然后,她本人也走了出来,穿着和昨晚一模一样的衣服。
“大伯母,你回来了啊?”
“嗯,回来了。”
“大伯也回来了吗?”
“没有,大强进山来找我们了,他接了我的班,我就先回来准备给你们做午饭了。你们早饭怎么没吃,大强没跟你们说吗?”
“大伯母,大强哥跟我说了,但我想带我朋友去尝尝我们这儿的特色早餐,就特意留着肚子出门了。”
“哦,那午饭还在家里吃吗?” 郑佳怡看向阴萌,阴萌轻轻摇头。
“不了,大伯母,我们待会儿还是出去吃。”
“行。” 大伯母向屋里走去,然后直接上了楼。阴萌又去井里打了些水,洗了手,又洗了把脸。这屋子和屋子里的人,都透着一股古怪。可惜找不到小远哥,这些线索眼下都没办法汇报。
两人重新上了楼,来到二楼楼梯拐角处时,阴萌指了指继续向上的楼梯。
“萌萌,上面是阁楼吧,我也没去过。”
“那就去看看吧。” 阴萌走了上去,说是阁楼,但并不狭窄,而且看起来经常被打扫,并不脏乱。一口红色的老棺材摆放在那里。郑佳怡被棺材吓了一跳,躲到阴萌背后。
“没事,我以前就是卖棺材的。” 阴萌走到棺材边。这口棺材用料不算考究,涂漆的手艺也很一般,稍微有点条件的老人都不会选它作为自己的寿材。
“佳怡,你爷爷奶奶早就去世了,对吧?”
“对,我爸妈上次回来,就是给爷爷上坟的。” 爷爷奶奶都去世了,那这屋子里为什么还要停着一口棺材呢?虽然现在还没见到郑佳怡的大伯,但从大伯母的年纪来看,夫妻俩应该远没到提前预备寿材的时候。正当阴萌把手放在棺材边,思索着要不要打开看看时,大伯母的身影出现在了门口。
“你们怎么跑这儿来了。” 郑佳怡回答道:“我们随便逛逛。”
“这是亲戚家修缮房子,把家里老人预备的老寿材暂时放在我们家了。” 阴萌收回手,说道:“哦,这样啊。”
“家里老鼠多,别乱跑,小心被老鼠吓着,呵呵。”
“嗯,我们知道了。” 阴萌和郑佳怡来到二楼房间里,郑佳怡坐在床边,阴萌则站在门口。
“萌萌,我们出去吃吧。”
“不用,随便吃一点吧。” 阴萌从背包里拿出饼干,递给郑佳怡后,自己又回到门边站着。
“萌萌,我们接下来得从哪里开始找?” 郑佳怡问道。
“从这栋屋子开始找。”
“啊,我问的是找你的那个姓薛的朋友。”
“一样的,找到他家,就能更容易找到你爸妈的病根位置了。”
“哦,这样啊,原来如此。” 郑佳怡点了点头,她相信了。
“佳怡,你不觉得你大伯一家都很奇怪吗?”
“我昨晚说了啊,他们家性格一直都很冷淡,而且,其实我和他们家来往也并不多。”
“吃好了吗?”
“吃好了。”
“那我们出去吧。” 阴萌带着郑佳怡离开郑家,开始走访邻居,找那些一看就很喜欢聊天的婶子和奶奶交谈。从邻居口中得知,老郑家性格孤僻是出了名的,平日里不怎么和外人来往,甚至到了亲戚邻居家里办事时也不请他们的地步,也就他家那俩兄弟,一年会回来一两次。在农村,性格再孤僻不爱交际的人,也不敢连村里的红白事都不参加。因为大家都清楚,这种事迟早会轮到自己家办,你不去别人家,到时候人家也不会来你这里帮忙。从邻居这里也没能得到什么具体信息,阴萌只得重新回到郑家,在院子里坐下。联系不到小远,她现在有些茫然。眼下似乎只能按照既定的模式继续走下去,比如在尽量不撕破脸的前提下,探寻到老郑家的真正秘密。
整个下午,阴萌都在院子里坐着。她终于看见了郑佳怡的大伯父,他背着一个化肥袋回来,袋子里有东西在动。郑佳怡上去打招呼:“大伯。”
“嗯,佳怡。”
“大强哥呢,怎么没和你一起回来?”
“他在后头,我先去收拾东西。” 大伯进去了,原本阴萌以为他会去厨房,但他直接背着袋子上了楼。然后,上去后就没再下来。过了一会儿,大强回来了,他也背着一个化肥袋,里面的东西也在动,隐约传出 “吱吱吱” 的声音。依旧是简单打招呼后,他也上了楼。
等到黄昏时,大伯母从楼上下来,问道:“你们晚上也是去外面吃是吧?”
郑佳怡:“是的,大伯母。”
“那我就不给你们做饭了。”
“大伯母,你把大伯和大强哥喊下来,我们一起去外面吃吧。”
“不去外面吃,费不起那个钱。” 大伯母说完后,就又转身上了楼。阴萌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一家三口…… 从未一起出现过,永远是一个人。
入夜前,阴萌和郑佳怡去外面买了些吃的。提着袋子回来,上二楼时,阴萌隐约听到了一些特殊的声响。可等她刚踏上二楼的最后一层台阶,声响就集体消失了。她和郑佳怡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萌萌,我们一起吃吧。”
“你先吃。” 阴萌依旧站在房门口,将耳朵贴到房门上。
“嘎吱…… 嘎吱…… 嘎吱……” 她再次听到了高频率的声响,虽然很轻微,但确实存在。阴萌对郑佳怡做了一个 “嘘” 的动作,郑佳怡点头,连吃东西的动作都停下了。随即,阴萌小心翼翼地将门打开,尽量不发出任何声音。等开到足够自己侧身出去的缝隙后,她抬起手,抓住上方,将自己吊着 “送” 了出去。木质结构的地板很难避免发出声音,但上面的梁子还是结实紧凑的。看到这一幕的郑佳怡张大了嘴巴:原来学中医的,都得练功夫的吗?
阴萌 “来” 到二楼走廊处,声音听得更清晰了。声音从那两个房间里传出,却有三个频率源,而且全部都贴着房间门。阴萌腰部发力,将自己的双腿提上去,以免站在门口时可以透过缝隙看到自己。
“吱吱!嘎吱嘎吱!吱吱!嘎吱嘎吱!……” 都是一开始急促痛苦的尖叫,然后就是咬碎咀嚼的声响,尖叫随即停止,紧接着是下一轮。联想到大伯和大强背回来的两个化肥袋以及昨晚自己在热水瓶里发现的老鼠。阴萌脑海中重新浮现出一个画面:一个房间门后站着大强,一个房间门后并排站着大伯和大伯母;他们不断伸手,从化肥袋里抓住一只只活老鼠,送到嘴边啃食。
忽然间,声音集体消失。用餐结束。
清晨,李追远下楼后,薛爸薛妈热情地招待他吃早餐。他们真的很热情,早餐的主食居然是米饭,还炒了三个热菜。就是润生吃饭时点香的形式,让他们感到有些奇怪。李追远解释说是润生小时候经常生病,有位游方道士说他每年得抽出一个月的时间,每顿饭点香吃,可保无病无灾。薛爸薛妈啧啧称奇,都夸赞那道士好厉害。毕竟润生这体格块头摆在那里,哪里还有半点体弱多病的样子。
饭后,李追远让润生出去问人,重点在小卖部附近。他自己则和薛爸坐在院子里聊天,至于薛妈,则在洗衣服,她还热情地把李追远和润生的换洗衣服拿来帮忙洗。薛爸聊天聊得很开心,这一刻,哪怕撇开自家儿子的关系,他也是很喜欢这个少年。而李追远确实有本事,能把一个人逗开心。他从小就在学习这种本事,只不过后来,尤其是在接到李兰的那通电话后,他就不太想继续伪装表演了,至少对不相干的陌生人是这样。离开太爷家去上大学后,对外人,他只会更冷淡。不是刻意的,而是懒得继续演了。可这 “打娘胎里出来” 就有的老手艺,却也没丢。
上午十点,润生回来了,没找到人。
“润生哥,去小卖部打电话,呼叫彬彬哥,然后给店里打电话,问问他们有没有电话打到店里去。”
“好嘞。” 润生出去了,李追远则开始尝试引导薛爸聊起关于 “年轻探险队” 的话头。可以看出,薛爸不是很想聊这个,但总归还是被不断套出话来。不一会儿,润生又回来了,带来一个消息:
“小远,打不通,寻呼台打不通,我所有记得的号码都打了,但还是打不通。电话是好的,小卖部大婶当着我的面给县里批发商打电话进了一批货。”
“润生哥,去主街铺子上问问,再让老板们帮忙留意下。再去镇子上人多的地方…… 就是昨天薛爸带我们去过的那个河边长廊,那里距门牌坊近,算是个明显位置。”
“好。” 润生又出去了。李追远则继续留在这里。他不是为了偷懒,一是为了继续从薛爸这里套话,二则是他得留在这儿,等待阴萌和彬彬找上门。
“薛伯伯,你们家在镇上,应该很有名吧?”
“那可不。” 薛爸骄傲地挺起胸膛,“谁叫我有一个好儿子呢,镇上修路修桥修什么的,我家每次也都是出大份子的。” 其实李追远也是白一问,因为他一进镇,找小卖部大婶一问,大婶连铺子都不顾,很是热情地把他们直接领到了薛家。这不仅意味着薛家在镇上很有名,还意味着人缘也很好。
润生回来了:“小远,都询问打过招呼了,长廊那儿说评书的,我也让他帮忙留意了。”
“给钱了么?”
“啊…… 我钱在包里,我出门没带包,我现在拿钱出去给?”
“算了,给不给都没意义了。” 润生问道:“小远,我们是遇到什么事了吧?” 毕竟,电话打不通而且似乎是针对自己。只不过,润生缺少了一环,那就是寻找谭文彬和阴萌现在所住的人家,因为这两条线在大家出发时,并未明晰出来。没有直面…… 找不到这家人的经历,对事态的认知程度就不会那么深入。但李追远这里能切换视角,因为他在这里坐了这么久,阴萌和彬彬都没能找上门来,那就意味着另一种可能。
润生:“小远,彬彬和萌萌,是不是路上有事耽搁了,没能过来?” 李追远摇摇头:
“我觉得,他们已经在这个镇上了。”